僅靠道德約束不夠,建議設“食品警察”
對于目前廣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國華概括了8個字:“法不責眾,重典治亂。”
法不責眾,表現(xiàn)為食品不安全問題太普遍了,凡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都是體制安排出了問題,要研究改善制度體制,從根本上加以解決;重典治亂,是當前食品違法的處罰太輕,不足以殺一儆百,起到威懾作用,建議重典治亂。
昨天,省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了“浙版食品安全法實施辦法”,許多委員認為,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相當嚴重,可以說觸目驚心。出臺我省實施食品安全辦法,很及時、很重要,是對國家食品安全法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
治理食品安全
僅靠道德約束遠遠不夠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永明說,“沒有法律約束,食品安全就會不斷地反復出現(xiàn)問題。就當前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來說,第一是要嚴懲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制造者,讓這些人付出違法的成本,靠一般的良心、道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 可以借鑒社會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方法,提高社會管理能力,比如,歐美國家的安全號碼制度,建議全社會覆蓋誠信檔案,讓誠信缺失者付出沉重的代價。”傅頌恕委員建議,“在法律責任方面做進一步推敲,除了目前的處罰外,對危害嚴重的還應該禁止終生再從事此行業(yè),對造成嚴重后果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相當嚴重,可以說觸目驚心。如何處理和整治?關鍵要靠立法和執(zhí)法。”魏真柏委員認為 ,“立法一定要觸動違法者的根本利益,讓他們不敢違法。”
設立“食品警察”,加強監(jiān)管
在小組審議中,有委員提出,可以考慮設立“食品警察”,加強監(jiān)管;也有委員建議,成立一個類似110的部門,讓其來全面管理食品安全問題,避免出現(xiàn)“七八頂大蓋帽管不住一頂破草帽”的尷尬現(xiàn)狀。
而錢中賢委員則將當前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許多問題,主要歸咎于兩個“不力”,“一是打擊不力,二是監(jiān)管不力。”對打擊不力問題,建議在法規(guī)中加大司法懲治力度,要嚴查嚴懲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對監(jiān)管不力問題,建議加大對有關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人員瀆職行為的追究力度。”
政府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王永明說,“在現(xiàn)行體制下,食品安全監(jiān)督僅靠一個或幾個部門很難完全承擔,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要負起主要責任。”
陳小恩委員直言,“食品安全監(jiān)管雖然涉及多個方面,但有一點必須明確,政府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條例在明確政府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同時,也要明確政府部門各自在食品安全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分工要明確,解決多頭管理、多頭執(zhí)法,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相互交叉的問題。”
加強科普宣傳
正確認識添加劑的使用
也有代表建議,要加強科普宣傳。因為防腐劑,包括農(nóng)藥、化肥使用,在生產(chǎn)階段是一個正常的使用,不超量、不違規(guī)的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比如農(nóng)藥打完規(guī)定半個月或者多少時間以上才可以采摘。有些農(nóng)民是知道的,但有些農(nóng)民卻不知道。對于農(nóng)民要加強科普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知道這種東西多加是不能吃的,對人體是有害的。”
“在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過程當中有兩個情況是比較嚴重的:第一,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農(nóng)藥;第二,加工生產(chǎn)過程中過量使用添加劑。”吳順江委員說,“有些添加劑本身是一種科研成果,但是過量使用是有害的,所以要加大宣傳的力度,讓生產(chǎn)者真正了解生產(chǎn)安全食品的重要性。”(魏皓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