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疲勞了該怎么辦?研究發現,采取認知行為治療、飲食療法有助于改善和預防疲勞。
不同富糖食物對疲勞的作用也不同,吃錯加重疲勞,而吃對則能抗疲勞。
研究證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升高血液中5-羥色胺水平,而它會讓你昏昏欲睡。
常見低血糖指數食物:
A.大部分蔬菜及菌藻類食物,但淀粉含量較高的烤土豆、南瓜、胡蘿卜等不在其中;
B.大部分的豆類及豆制品,如四季豆、黑豆、黃豆、豆腐等;
C.大部分溫帶水果,如蘋果、桃、杏、櫻桃、柚等(熱帶水果GI往往偏高);
D.大部分的全麥制品、富含纖維的谷類食品,如全麥面條、稻麩、大麥等。
疲勞者體內氧化反應增強,增加各種抗氧化營養素均有益。
研究發現,慢性疲勞者體內的氧化應激反應增強;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膳食成分能夠延緩疲勞產生。也就是說,增加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卜素(包括番茄紅素、β-胡蘿卜素等)、類黃酮(包括葡萄籽提取物)、多酚等抗氧化物質的攝入,對于治療慢性疲勞有促進作用。
復合維生素及礦物質也能抗疲勞。
通過動物實驗證明,補充復合維生素及礦物質(主要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D、葉酸、鈣、鐵、鋅、硒)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和改善學習記憶的作用。其中鈣、鐵、硒、維生素C等營養素可能與緩解體力疲勞有關,而鐵、碘、鋅、葉酸、維生素A等營養素與維持大腦正常功能有關,對于緩解腦力疲勞可能具有一定幫助。
改掉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改善疲勞。
一項問卷調查發現每周食用高鈣食物次數較多者,亞健康分數較低; 偏甜食及偏肉食者,亞健康程度顯著高于無特殊偏好組。在營養改善的基礎上,配合行為習慣的調整,可以達到更好的抗疲勞效果,一些研究顯示,營養補充及行為習慣的調整持續3至6個月后,幾乎全部的疲勞者均得到明顯改善,部分人在一個月之后即感覺到疲勞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