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北、廣西、海南、重慶、甘肅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安全用藥系列專題活動
2011年03月16日 發布
北京
為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首都人民安全用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1年3月15日起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進一步提升藥品安全質量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一是舉全局之力開展“3·15”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專題活動,通過加強安全用藥宣傳、加大市場巡查力度、推進藥品快檢技術應用、嚴打醫療機構周邊非法收購藥品、規范過期藥品回收等措施,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二是發布通告,對“天光下消丸”等6種廣告嚴重違規的藥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暫停其在全市范圍內的銷售。
三是發布互聯網消費警示,對“首都糖尿病專研中心網站(.gjpjsw123)”等5家違法網站予以曝光,提示消費者在網上購藥應選擇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的網站,謹防上當受騙。
四是在北京市藥檢所舉辦第四次社會開放日活動,通過邀請廣大市民近距離觀摩藥品檢驗過程,教市民辨別真假藥品,提高市民安全用藥意識。
河北
河北省部分市、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集中開展假劣藥械銷毀行動。
衡水市:在深州市垃圾場組織開展假劣藥械集中銷毀活動,集中銷毀1347個品種批次、貨值230余萬元的假劣藥械。
滄州市:集中銷毀了共計423個品種的假劣藥品、醫療器械,貨值8萬元,這些藥械包括日常監督檢查發現的、抽檢發現的、案件查辦沒收的假劣藥品以及10個定點藥店回收的過期失效藥品。
易縣:集中銷毀了近幾年來在日常執法過程中沒收的假劣藥品、醫療器械和過期失效藥械,還包括藥品經營企業主動申請銷毀的過期失效藥械,累計50余個品種,價值10余萬元。
永年縣:對近來查獲的假冒、偽劣藥品和“清理家庭小藥箱”活動回收的過期失效的藥品進行了統一銷毀,共計480余種,價值6.7萬元。
為豐富活動成效,河北省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時開展了大型宣傳活動,向公眾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和真假藥品鑒別知識,向群眾發放合理飲食用藥小冊子等宣傳材料,開展藥械安全知識以及法律法規宣傳,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
通過集中銷毀行動和知識宣傳活動,有力震懾了非法藥販制售假劣藥械行為,進一步強化了公眾對藥械安全問題的關注,普及了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提升了公眾食品藥品安全意識,為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廣西
2011年3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全區集中銷毀假劣藥品及識辨假劣藥品宣傳活動。
在銷毀假劣藥品活動中,將全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實施藥品安全專項整治一年多來查獲的假劣和過期失效、貨值達180萬余元的藥品、醫療器械當場予以銷毀。活動中,藥品安全專業人員還深入人群聚集的場所,通過高音喇叭宣講藥品安全常識、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現場咨詢、設立假劣藥品展示臺、擺放藥品安全知識圖片展板等方式,以豐富的內容和靈活多樣的形式,向群眾宣傳藥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教授識別假劣藥品安全知識,引導群眾改變不合理用藥習慣。
活動既充分展示了廣西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成果,又向社會普及了藥品法律法規和消費安全知識。
海南
2011年3月15日,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當地媒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千萬別輕信網絡售藥”,增強辨別假藥相關知識。
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從典型案例入手,大力宣傳科普知識,建議患者生病后應到正規醫院就醫,按醫生處方在醫院或藥房買藥。千萬不要輕信網絡和郵寄售藥。如在網上買了藥,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藥品批號、藥品名稱等信息是否一致,并提示消費者,如何從看藥品批準文號、看生產批號和有效期、看藥品外包裝、看藥品外觀、看生產廠家、看藥品說明書六方面辨別假藥。
重慶
重慶市各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結合各轄區情況和工作安排,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萬州區分局參加了區消委組織的以“消費 民生”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由此拉開了分局在全區藥品經營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中開展“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誠信興商月活動的序幕。宣傳活動當天共出動車輛2臺次,發放《合理使用抗生素》、《保健食品與食品、藥品的區別》、《合理膳食常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6500余份,現場接受群眾咨詢460余人次,現場解釋和處理群眾郵購藥品和保健品各1起。
涪陵區分局會同工商、質監、衛生、農業等部門參加以“消費與民生”為主題的2011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現場共接待咨詢群眾20多起,發放餐飲安全常識,食品安全、藥品知識等各類宣傳資料2000余份,對2起顧客的投訴做了認真解釋,并通過電視臺向消費者宣傳如何鑒別假藥,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區別,向社會公布了食品藥品舉報投訴電話。
黔江區分局圍繞“消費與民生”的活動主題,認真開展食品藥品“送知識、送技能、送服務”三下鄉系列宣傳活動。共發放“安全用藥家庭健康知識”、“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知識”、“如何識別假劣藥品知識”、“ADR知識問答”、“食品安全知識”、“藥品管理法知識”“食品安全法知識”等宣傳資料6000余份,接受現場咨詢500余人次。
渝中區分局與南紀門街道聯合組織開展了以“飲食用藥保安全,服務發展當先鋒”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共發放安全合理用藥宣傳資料4000余份,發放餐飲、保健食品、化妝品等宣傳資料5000余份,接待群眾法律咨詢與宣傳服務3000余人次,展示鑒別假劣食品藥品等樣品20余種。
大渡口區分局開展了以“促進食品藥品安全消費,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意識”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面對面向群眾宣傳《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農村用藥、藥品分類管理、藥品不良反應等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和飲食用藥安全常識。現場共接受群眾咨詢200余人次,發放健康飲食常識等食品藥品安全宣傳資料3000余份。
巴南區南泉街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辦公室”舉行形式多樣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活動采取現身說教、現場銷毀過期食品、展板展示、發放宣傳資料、出動腰鼓隊、巡邏隊巡街宣傳等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常識。活動吸引了5000余名市民,共發放法規政策等宣傳資料30000余份。
璧山縣分局執法人員在璧山縣城舉辦食品藥品安全消費宣傳活動,印制了《飲食安全三大注意》、《保健食品基本常識》、《食物中毒相關知識》、《自行購藥應注意的問題》等藥械、餐飲安全知識宣傳資料10000余份。
甘肅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廣泛組織開展以“消費與民生”為主題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宣傳普及食品藥品監管法律法規、健康保健和合理安全知識,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培養科學合理的飲食用藥消費習慣,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的群眾基礎和社會氛圍。
慶陽市:開展“消費與民生”大型宣傳活動,現場展示假劣藥品、發放宣傳資料、咨詢政策法規、接受舉報,共發放宣傳資料30000多份,接受群眾咨詢1000多人次,出動宣傳車輛3輛。
嘉峪關市:開展以“消費與民生”為主題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著力營造食品藥品安全“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社會氛圍。共散發宣傳資料1000余份,解答群眾咨詢近20余人次。集中銷毀假劣藥品224個品種,數量22472.56(盒、支、瓶),貨值金額145231.38元。
平涼市:組織開展以“消費與民生”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展示假劣藥品樣品和現場接受咨詢,展示假劣藥品樣品50余種,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接受現場咨詢80余人次。
敦煌市: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向群眾普及食品藥品法律法規,介紹飲食用藥安全知識,并通過虛假廣告實例,向群眾講解了識別虛假廣告的方法。
高臺縣:緊貼百姓生活,開展“安全飲食,合理用藥,健康生活”主題宣傳活動,設立健康生活咨詢臺、假劣藥品展示臺、安全飲食警示臺,發放《食品安全知識問答》、《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科普讀物》、《食品安全法八大亮點》、《郵購藥品安全警示》、《安全用藥八大誤區》等宣傳資料。
會寧縣:會同藥品批發企業及縣直醫療機構,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發放食品藥品健康知識宣傳手冊1000余份,接受咨詢47人次,出動宣傳車輛4臺,集中銷毀假劣藥品及不合格醫療用品560多個品種(批次)。
隴西縣:會同工商、衛生、質監等部門開展了以“消費與民生”為主題的消費者權益日大型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橫幅、設立宣傳咨詢臺、投訴舉報服務臺、假劣藥械展示臺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及安全飲食用藥知識的宣傳。
岷縣:開展“消費與民生”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準備宣傳車輛、橫幅、傳單、展板,設置咨詢臺和假劣食品藥品展示樣品臺,同時分組開展了食品藥品“春季專項行動”。將近一段時間查獲的假劣食品藥品69種,總計貨值金額6.78萬元集中銷毀。
華亭縣:開展大型宣傳咨詢活動,現場展示假劣藥品,對《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藥品管理法》等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及安全知識及合理用藥、假劣藥品辨別進行廣泛宣傳,發放宣傳冊子、知識手冊等宣傳資料1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100余人次。
臨洮縣: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活動,現場設置假劣藥品識別、業務咨詢、宣傳資料發放、舉報投訴受理4個宣傳臺,發放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宣傳頁等宣傳資料6000余份,受理咨詢的群眾200余人次。
山丹縣:組織監督人員開展了“安全用藥、安全飲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設置宣傳咨詢臺、投訴舉報臺、非藥品冒充藥品和真假藥品展示臺,發放食品安全知識手冊和宣傳教育讀本、藥品使用基本常識等宣傳冊,現場展示40余種樣品,接受群眾咨詢20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種4000余份。
靈臺縣:向群眾普及假劣藥品鑒別、安全
(電話: 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