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該市衛生計生委、發改委、財政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產服務資源的通知》進行解讀。北京市各公立助產機構將通過取消特需病房、科室間病房調整等方式,著力增加助產服務資源。各醫院增加產科床位所需費用由市級財政保障。
2015年11月以前,北京市每月孕婦建冊人數平均不超過2萬人,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及其他因素的疊加,該市每月建冊人數增加到近3萬人。高齡孕產婦占比由2014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14%,高危孕產婦占比由2014年的48%上升到2016年的60%以上。目前,北京市助產機構滿負荷每月可接診孕產婦2.5萬人,要滿足每月3萬名孕婦的分娩需求,面臨嚴峻挑戰。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實施孕婦建檔兜底保障措施,在市、區婦幼保健院設立孕婦建檔服務中心。嚴格執行孕婦分級建檔,將三級助產機構高危孕婦建檔率從40%提高到80%以上。
在增加產科床位方面,北京市明確,各公立助產機構具有增床空間的特需病房將統一調整為普通病房,并通過科室間病房調整增加產科床位,所增床位于2016年9月底前調整到位。財政部門將對公立助產機構調整關閉的特需病房和科室間調整增加的產科床位給予經費補貼。此外,該市還將通過多項傾斜性措施,增加800名助產人員。
北京市明確,將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重點規劃開放產科床位,擴增服務資源;公眾需求量集中、產科長期超負荷運行的部分醫療機構,將通過租用醫療用房、合作購買服務等形式,擴增產科床位;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和運營助產機構,提高其床位使用率;建立婦幼健康價格及生育保險調節機制,將產科醫療服務價格優先納入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調整計劃,加強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中長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