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有關港媒曝光不法商人制造“化學醬油”的報道引起了各方關注。而中國調味品協會昨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出《關于“媒體曝化學物質配制醬油”問題的說明》,稱釀造醬油與配制醬油的區分問題,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為了分類管理、指導生產、引導消費”。
新國標將降低爭議物質含量
昨日,中國調味品協會在官方網站上發出了《關于“媒體曝化學物質配制醬油”問題的說明》,表示所謂“化學醬油”的問題是“舊話重提”。說明稱,“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只是生產配制醬油的原料之一,也是國內外都允許生產的一種食品原料,并非什么“化學物質”。我國對《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對其中的氯丙醇的限量也有明確規定。
釀造醬油與配制醬油的區分問題,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為了分類管理、指導生產、引導消費。至于是否制定區分標準,屬于行業內討論的問題,“我們希望參加過標準討論的企業和個人充分發表不同意見,但不要把討論中未有結論的問題公開披露,以免形成誤解給行業管理造成矛盾。”
說明稱,目前《國家醬油食品安全標準》、《國家食醋安全標準》都在修訂中。新標準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制定相關的包括污染物在內的各項指標。
致美齋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醬油的新國標計劃將三氯丙醇等具爭議的物質限值大幅降低。不過他強調,標準的修改內容最終還是以公布的為準。
醬油是否含黃豆成分無法檢測
盡管港媒指“化學醬油”能配制得出,但昨日有讀者提出,按照香港媒體報道列舉的7種物質配制醬油,會不會比釀造醬油還貴?
李錦記技術部門有關負責人昨日強調,只用港媒所說的這7種物質配制醬油在我國肯定是不允許的。7種成分中包括了酵母提取物,這個價格的確比較貴。但是上述負責人表示,配制醬油的主要成分是水、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其他物質的配制比例只有約1%左右。這位負責人解釋,所謂植物水解蛋白主要來自豆粕,目前售價每噸在1000~3000元不等。所以她認為,7種物質配制出來的醬油成本不會比釀造醬油高。
那么醬油能否檢測出有無黃豆成分?昨天,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廣州市質檢院,該院食品業務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只能檢測醬油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有黃豆成分卻無法檢測。她表示,目前安全類檢測可以做,但黃豆基因等檢測暫時沒法做。其后記者又咨詢某國際檢測機構,同樣得到否定的答復。(劉俊 何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