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于康3日在北京指出,約19%的胃腸道癌癥、31%的缺血性心臟病和11%的中風都與果蔬攝入過少有關,食用足量水果蔬菜,每年可挽救170萬人的生命。
“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2015年項目啟動會3日在北京舉行,專家呼吁大眾增加果蔬攝入,保持膳食平衡,做到“天天有水果,頓頓有蔬菜”。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已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同時,十年間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改善,但也存在谷類、蔬菜類方面相對欠缺,脂肪攝入量明顯增加的情況,其中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不均衡的膳食結構會增加超重、肥胖以及慢性疾病的風險。
于康表示,蔬菜水果中的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于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當多樣化的搭配蔬菜和水果。并做到每人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的要求,維護身體健康,預防慢性病。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徐維盛表示,2014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DRIs》增加了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建議攝入量,比如由于維生素C有抗氧化功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建議人群每天攝入100毫克左右,而成人預防慢病的建議攝入量為200毫克。
同時,徐維盛表示,水果和蔬菜各有不同,不能互相替代,應當盡可能多的攝入不用顏色的果蔬,并做到天天有水果,頓頓有蔬菜。
“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是國家衛計委疾控局等聯合發起的健康知識傳播項目,其中“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項目在佳沛的支持下已經持續了5年。2015年,膳食平衡項目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舉辦“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系列傳播活動,針對不同的人群,持續的進行相關知識傳播和行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