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中國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血型測定方法,大大縮短了血型測定的時間和步驟,準確率極高。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的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并被選為封面故事。
為什么這個成績意義重大?我們知道,輸血和器官移植前需要血型匹配。傳統方法確定血型一般需要10-20分鐘,看起來沒問題。但如果病情危重,血庫緊張,一種更快速簡潔的血型判定方法就顯得極為關鍵。中國第三軍醫大學的這一新成果,通過試紙指示染料與血液反應時的顏色變化來確定血型。可在30秒內準確判定ABO血型和Rh抗原,2分鐘內完成包括稀有血型在內的正向分型和反向分型。這對于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安全輸血和器官移植非常重要。
ABO血型系統我們都很熟悉,此外還有Rh血型系統——,在血細胞表面有Rh因子的稱為“陽性”血型,無Rh因子的稱為“陰性”血型。一般來說,血型判定的兩個步驟包括正向分型和反向分型。
在正向分型法中,患者的血液樣本將與已知的血清混合,以查看血細胞中是否含有抗原A或抗原B。在反向分型法中,患者的血清將與被鑒定的血液混合,以查看其是否含有抗A抗體或抗B抗體。這兩個步驟可以確定病人的血型。
然而,使用傳統的血型確定方法,這兩個步驟不能同時進行。但是,新方法既可用于正向分型,也可用于反向分型。它通過過濾將用于正向分型的血液與用于反向分型的血漿分開。
“紅細胞將停止向前移動,而血漿將繼續沿著條帶移動,”第三軍醫大學的張紅博士說,他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
這種新的測定方法的原理是,團隊用固定化抗體和溴甲酚綠染料開發了一種試紙。通過抗原抗體反應鑒別不同血型的抗原,然后pH試紙的顯色反應使不同血型在試紙上呈現不同的顏色。
血液快速分組裝置示意圖(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此外,該團隊還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方法,根據不同的顏色變化對人體血液樣本進行自動分組,保證了血型判定的準確性,消除了環境因素和主觀判斷對不同顏色辨別的影響,從而可以通過在臨床開發的全自動平臺上進行大規模分組來擴展該方法的適用性。
研究小組用這種方法測試了3550個人的血液樣本,準確率高于99.9%。只有在檢測極其罕見的血型時,才可能出現錯誤。同時,這種方法成本不高,非常經濟高效。
期待我國科學家研發的這種新的血型判定方法能夠迅速普及,幫助那些在危急和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需要血型匹配的患者。
參考數據
[1]科學家稱,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以在幾秒鐘內確定血型
[2]一種染料輔助紙基現場護理分析,用于快速可靠的血型鑒定
關注藥明康德微信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