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不僅僅是結石,而是一種疾病。我們必須重視結石預防體系的建立,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結石的復發。
葉張群
尿液的形成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謂尿石癥的“因”,包括兩個不同的概念:尿石癥的形“成”和原“因”。
尿路結石的形成有宏觀和微觀因素。宏觀因素在于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代謝平衡、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失衡。結石形成的微觀因素在于尿液微環境的熱力學變化,主要體現在尿液中液相和固相之間能量屏障的梯度變化,以及尿液中過飽和與結石形成抑制因子之間對抗力的不平衡。引起尿路結石的六個重要因素是高草酸尿、高鈣尿、高尿酸尿、高或低pH值尿、低檸檬酸尿和低尿量。
結石形成的過程可分為成核、生長、聚焦和固相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種成石物質和成石物質。成石物質包括:鈣離子、草酸、磷酸、尿酸、蛋白質等因子;抑制結石的物質包括檸檬酸、鎂離子、焦磷酸鹽、大分子糖胺聚糖、RNA分子片段等。Curhan等人指出,尿量、尿液中的鈣、鎂、草酸、檸檬酸、鈉、鉀、磷、尿酸與結石的形成關系最為密切,它們的濃度會影響結石的發生。尿液的成分與結石的形成密切相關。當尿液成分改變時,尿液中可能會形成結石。尿液成分的變化主要與體內代謝的變化有關。通過24小時尿結石危險因素評估患者的代謝狀況,結合藥物治療和飲食指導,可有效降低尿石癥的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