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芳)22日,山西省出臺2012年新農合醫療補償方案,對補償項目及標準進行調整。其中在住院補償中,特別提出要鼓勵使用中醫藥,并將其報銷比例提高10%。
為進一步提高山西新農合制度保障水平,山西省衛生廳、財政廳根據該省實際情況對此前新農合門診等多方面的補償方案進行調整,使得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住院補償方面,在延續其使用基本藥物的同時,還鼓勵使用中醫藥,新方案中明確規定“在實行了信息化管理的地區,縣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可使用中藥(只限新農合藥品目錄內的中成藥、中藥制劑),報銷比例提高10%。”
據了解,在此前召開的2012年山西省衛生工作會議上,山西省衛生廳廳長高國順已明確表示,關于住院補償方面,個人全年累計最高補償封頂線由2011年的不低于5萬元提高為今年的不低于10萬元;重大疾病補償擴大至8個病種分別為兒童白血病和先心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終末期腎病、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耐多藥肺結核,同時在1/3的統籌地區將肺癌、急性心肌梗塞、I型糖尿病等12種疾病納入保障范圍。
此外,普通門診全面實行門診統籌總額預付制度。門診統籌補償比例要不低于60%,封頂線不低于100元;列入醫院門診的大額特殊病種不少于20種,這些病的補償比例不低于50%,封頂線不高于1萬元。
近年來,新農合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看病難問題、改變一些家庭因病反貧的局面。而隨著國家對新農合投入的加大,山西省紀委駐衛生廳紀檢組此前表示,2012年將加強新農合基金監管,杜絕挪用、套取新農合基金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