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患者中風風險增加5倍,需每日服用抗凝藥物
2024-03-15
責任編輯:未填
瀏覽數:22
恩都醫藥招商網
核心提示:心房顫動(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可能會導致中風,而且與高血壓相比,它對患者的危害更大。為預防中風,應該幫助患者認識到房顫背后的“中風”風險,提高對中風的長期防范意識,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減少房顫導致的中風事件的發生。房顫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評判個人的中風危險因素,如果結果顯示有中風風險,就需要每天堅持服用抗凝藥物,以避免中風的風險。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相比,房顫導致的中風更加危險,許多患者甚至落下終身殘疾。房顫患者的中風發生率要比沒有房顫的人群高近5倍。房顫患者的心臟中形成血栓的風險更大,
心房顫動(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可能會導致中風,而且與高血壓相比,它對患者的危害更大。房顫患者的中風發生率要比沒有房顫的人群高近5倍。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相比,房顫導致的中風更加危險,許多患者甚至落下終身殘疾。心房顫動是冠心病、心衰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常見疾病。房顫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70歲和80歲時,即使沒有心臟病,房顫發生率也在10%以上。房顫患者的心臟中形成血栓的風險更大,因此中風的風險更高。房顫引發的中風可能導致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等問題。為預防中風,應該幫助患者認識到房顫背后的“中風”風險,提高對中風的長期防范意識,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減少房顫導致的中風事件的發生。陣發性房顫可以通過動態心電圖來確診,而持續性房顫則可以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使用比手機還小的微型心電記錄儀來進行輔助診斷。抗凝藥物可以預防房顫導致的中風,包括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等。房顫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評判個人的中風危險因素,如果結果顯示有中風風險,就需要每天堅持服用抗凝藥物,以避免中風的風險。
- 閱讀上文 >>
家大型超市聯合發布倡議書,共同守護食品安全,降低風險
- 閱讀下文 >>
江蘇患者病情最嚴重,追問疫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