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某腫瘤患者還有三個月、半年生存期”這種類似于“判刑”的說法,有的人當場崩潰,甚至短暫“刑期”都不能度過。但也有很多患者在醫生的幫助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空軍總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朱廣卿給出一些建議。
預計生存期并不是指實際壽命,而是對患了相對較難治愈疾病的病人生存期的一個估計。這種預期主要用于科研篩選病人,而不應作為給病人的“判決”??赡軒в泻艽笃?。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晚期病人”不能治愈,預期不等于壽命一定會在那時終結,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放棄。
朱廣卿認為,當我們得知疾病可能難以治愈時,應及時調整工作、生活,將該交辦的事情都提前交待給家人、同事和下屬,做到一身輕松地去與疾病作斗爭。他建議患者丟下包袱,輕松上陣,積極配合大夫治療。此外,患者應該保持良好心態,盡可能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態是治療非常重要的。
朱廣卿強調“腫瘤治療,從心開始”,病人要調整自己,以盡可能好的心態去接受治療。家屬也應該給予病人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不要盲目提出過高要求,否則可能會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最后,朱廣卿引用了美國著名結核醫生的一句話:“腫瘤治療,從心開始,調整心態、放下包袱,無論何時,努力爭取創造自己生命的奇跡?!边@句話告訴我們,醫者、患者和家屬都應該從內心開始,調整心態,放下包袱,積極配合治療,努力創造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