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研究表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六步洗手法在減少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手部細菌方面優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建議的三步洗手法。這項研究發表在《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雜志上,這是一個美國社會衛生保健流行病學雜志。
手部衛生是最重要的減少罹患衛生保健相關感染病的干預措施,但目前最有效的洗手技術方法尚不完整。因此,我們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改進這些技術,以提高衛生保健工作者手部清潔的效果。
這項研究為實現醫療方法進行了有效的實踐,通過一項隨機對照實驗,在城市的急性病教學醫院中進行。研究人員觀察了42名醫生和78名護士,他們在對病人完成護理后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進行洗手。
六步洗手法可以有效減少細菌數中值(3.28 - 2.58),而三步法減少的細菌數中值(3.08到2.88)。與六步法相比,三步法減少的細菌數量更多。然而,使用六步洗手法需要再加25%的時間來完成洗手步驟(六步法需要42.50秒;三步法需要35秒)。
這項研究還發現,遵守六步法缺乏完整技術實現率。盡管參與者們已有了技術上的說明,而且該技術已被他們學習過,但只有65%的參與者完成了整個手部清洗過程。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這個特定的技術將如何進行改善,以達到合格率。
總之,這項研究為衛生保健工作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洗手方法,但仍有改進的空間。未來,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和實驗來改進這種方法,以提高衛生保健工作者的手部清潔效果,從而降低他們感染相關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