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柏藍了解到,知名藥企正在裁撤銷售隊伍,波及產品在全國非常知名,涉及產品醫院和零售市場。據了解,上述公司對銷售隊伍的調整,是由于公司新產品未進入中國市場,加上拳頭產品在4+7落標,受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影響。調整計劃是醫院團隊裁員1/3,零售團隊裁員1/5,目前賠償方案還在討論中。事實上,在4+7落地之后,不少藥企受政策和市場的影響,對銷售團隊進行階段性的調整。而上述企業調整的范圍除了醫院還包括零售,可見,4+7對整個醫藥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漸彰顯,并蔓延到零售領域。
賽柏藍了解到,藥店紛紛跟進4+7。12月20日,老百姓大藥房官微發布消息稱,4+7帶量采購中選品種將進駐老百姓大藥房,與醫院“同藥同價”。據了解,除了4+7帶量采購的城市外,老百姓大藥房全國22省,湖南、江蘇、甘肅、廣西、安徽、浙江、內蒙古、湖北、河南、山東、河北、江西、寧夏、福建、貴州、山西等全國5000+門店將同步執行國家帶量采購中標價。事實上,在老百姓大藥房之前,怡康醫藥、漱玉平民也已經正式下發通知,執行4+7中選價。近日,漱玉平民大藥房發布公告稱,連鎖藥店可以經營的22個集中采購產品,2019年12月起,漱玉平民全省1600余家門店將統一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價格。這些商品將執行中標價格銷售,正在配送至各門店。更早些時候,怡康醫藥也已發出通知,怡康醫藥全省1300余家門店堅決執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價。據悉,通過與中標廠家洽談,已確認14個中標品種上架售賣,與醫院“同藥同價”,目前怡康醫藥還在繼續努力洽談更多的中標品種廠家。
賽柏藍還了解到,4+7對于醫藥行業的影響,不僅僅是工業端、配送端、醫院端,目前已正式蔓延到零售端。近年來,對于醫院和藥店來說,“同藥不同價”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隨著藥品集采、帶量采購、GPO等不斷推進,醫院藥品的價格不斷下降,但在零售藥店卻相反,今年來很多藥品價格不斷上漲。有藥企人士對賽柏藍表示,按以往的情況,尤其是醫院還沒有取消藥品加成的時候,都是醫院的價格較高,藥店的價格較低。現在醫院渠道銷售的很多藥品,價格甚至已經低到接近成本線或者在成本線以下了。近年來,隨著各地集采、GPO、國家4+7帶量采購的推進,醫院和藥店的價格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4+7之后,上述問題更加凸顯。據了解,在4+7試點后,很少藥企明確表示中標品種在其合作的連鎖藥店同步降價,只有寥寥幾家。不少連鎖藥店表示正在積極與中標品種的藥企聯系降價事宜,但藥企態度不一。因此,當時有很多連鎖藥店對未降價的中標品種采取暫時下架處理。
賽柏藍還了解到,4+7對零售藥店的影響。零售藥店需要跟進4+7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留住患者,畢竟患者為王,留下來就能二次開發。如果不跟進,甚至清理掉4+7品種,顧客將會大量回流醫院,沒有人,藥店就沒有未來。他認為,跟進4+7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做好便民服務,對零售藥店的業績帶來影響并不大,因為4+7的利潤不足以支撐零售藥店的經營,零售藥店的利潤來源肯定還是非4+7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