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許多人在體檢后認為自己的血糖指標正常,從而認為自己離糖尿病遠了。然而,專家指出,常規體檢中,人們往往忽略了餐后血糖,而很多高危人群的餐后血糖都高于空腹血糖。因此,這些人群可能被遺漏,沒有得到適當的關注。事實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以幫助避免這種情況。然而,許多人甚至患者本身,對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并不了解。實際上,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水平成正比,糖化值越高表示血糖與血紅蛋白結合得越多,血糖水平就越高。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結合過程很緩慢,且是不可逆的。在紅細胞死亡之前,它一直存在于每個紅細胞內。因此,糖化血紅蛋白能夠穩定可靠地反映體內最近兩三個月的整體血糖水平。國內外權威機構制訂的指南,如美國糖尿病協會、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和2010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推薦糖化血紅蛋白為長期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每3個月檢測1次糖化血紅蛋白,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然而,我國糖尿病患者眾多,患病率為9.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此外,18歲以上居民對糖尿病的知曉率僅為36.1%。七成患者不知道血糖不正常。2010年,內分泌學會進行調查,發現有70%的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糖不正常,這些人不知道糖化血紅蛋白,甚至糖尿病都沒聽說過。
專家指出,對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最好及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情況。糖化血紅蛋白不能替代日常監測,因為自我血糖監測具有一定局限性。盡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血糖的波動有一定的判斷作用,但它絕對不能替代日常血糖監測。早發現、早治療是治愈的關鍵。
總之,預防糖尿病是關鍵。40歲以上的人,應好好地檢查一次身體,特別是有家族史的人,更應及時檢查。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可能完全治好。此外,遠離糖尿病主要靠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