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醫管司副司長孫陽、醫政司副司長郭燕紅、規劃財務司副巡視員王玉洵今天下午做客人民網,以“創新體制機制,努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題,接受本網在線采訪并與網友交流互動。這場訪談是“全國糾風工作系列訪談”的第六場。孫陽表示,看病難、看病貴確實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去年,上海中山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國家醫療隊到云南,就是索道醫生那里去巡回醫療,當時他們也是滑著索道過去的。那里的人民群眾生活很貧困,他們要看一個病,不要說到昆明,即便到縣里也都非常困難,而且收入很低,幾百塊錢、幾千塊錢的醫療費很難承受的。確實,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這個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
孫陽指出,看病難、看病貴是世界性難題,即使是一些發達國家,這個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去年他去澳大利亞,當時給我們開車的司機,也是華人,最后一天的時候,他跟我們講,明天我不能陪你們了,為什么呢?他說他約了一個胃鏡。他說如果明天不去,再約就得半年以后。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經濟很發達的國家,他們也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看病難,也不方便。
孫陽表示,具體到中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也決定了這個問題確實是比較突出。分析它的原因,可以用幾句話來概括:一是總量不足,分布不均。醫療資源總量還是不夠的,而且分布不均勻,尤其是像偏遠地區,農村、山區這些地方的醫療資源很匱乏。大部分的醫療資源,70%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城市。二是醫療資源的整體質量不高,診療的水平、醫院的設施與人民群眾的需求有很大差距。三是醫保的水平還要進一步的提高。這幾年做了很多工作,已經覆蓋了95%的群眾,但水平還不很高,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病人自付,因此感覺到看病比較貴。四是大病救助的能力也需要提高,還有很多病人因為得了一些大病,像白血病、尿毒癥等,需要自付的部分很多,有些病人會因病返貧、因病致貧。
“孫陽認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需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大醫療資源的投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加強大病救助的力度,確保人民群眾能夠享有公平、可及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