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疫苗后,部分人群可能會出現異常反應,如死亡、嚴重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可以提供一次性補償。北京已制定首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根據疫苗類型、接種情況和死亡原因,提供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6項賠償。
根據該辦法,接種計劃免疫疫苗,如國家、北京市的疫苗和應急疫苗,若出現異常反應導致死亡、嚴重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可申請一次性補償。補償將根據疫苗類型、接種過程和死亡原因,參照全市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
該辦法還規定,60周歲以上的受種者,年齡每增加一歲,補償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2010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073元。按照這一數字,2011年申請補償的受種者將參照這一數字獲賠。60周歲以下者,可獲賠20倍,即58.146萬元;70歲,可獲賠10倍,即29.073萬元;75歲,可獲賠5倍,即14.5365萬元。
自1978年實施免疫規劃以來,我國已普及兒童免疫,有效降低了多種疾病的發生,如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結核、破傷風等。北京市率先將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并增加了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目前,北京的免疫規劃能夠預防16種傳染病,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次接受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