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015健康中國與中醫藥發展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為了實現“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服務必須抓住五個要點:弘揚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研發中醫藥健康產品、探索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積極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支撐體系建設。
據了解,該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與康美藥業聯合主辦,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協辦。王國強強調說,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獨特的衛生資源,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談到中醫藥如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時,王國強表示,要弘揚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一要發掘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化中醫藥文化產業結構。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二要推動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大眾傳播工程,創新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的方式和載體,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構建新技術背景下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現代傳播體系。三要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推進中醫藥知識納入基礎教育。四要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不同時節,開展差別化中醫藥健康知識傳播,提高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一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要求,結合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更大激發社會活力,建立更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著力培育新業態和新產業。二要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中醫醫療服務、中醫特色康復服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中醫藥文化和健康旅游產業以及大力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三要深入推進深化醫改中醫藥工作,推動中醫醫療服務資源規劃布局調整,健全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快公立中醫醫院改革,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立,改進辦醫模式。要進一步清理妨礙社會辦醫發展的制約因素,出臺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非公立醫療養生保健服務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
加快研發中醫藥健康產品。一要加快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服務項目的設計,形成針對不同健康狀態人群的中醫健康干預方案或服務包。二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中醫藥的原創思維與現代新技術、新方法有機結合,推動中醫診療設備、中醫健身產品、中藥、保健食品研發。三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推進中藥材的科學種植養殖,加強資源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持續發展。強化質量優先意識,完善中藥材標準體系,確保中藥材市場供應和質量。
探索創新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融健康管理與健康服務為一體的新型中醫藥健康服務模式。重點要以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為突破口,優化傳統診療模式,探索融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于一體、全鏈條的醫院發展模式,涵蓋醫院、社區、家庭的延伸服務模式,多專業聯合診療的服務模式,多種方法并用的綜合治療模式以及體現中醫藥文化和大醫精誠理念的服務模式。二另一方面,要鼓勵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提供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積極推進智慧醫療,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
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支撐體系建設。一要加快推進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支持搭建中醫藥協同創新平臺、技術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加強產學研深度協作,促進產品研發及轉化。二要推動中醫藥院校設立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辦學,逐步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相關工種,建立適應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三要完善中醫藥健康服務標準規范體系,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四要從提高臨床療效入手,整合中醫、西醫兩種醫學在疾病診療過程中的優勢,圍繞重點病種,形成中、西醫方法在疾病發展不同階段最優化組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