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時令水果之一。柿子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等。柿子還富含水溶性果膠,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除了美味可口,柿子還有許多藥用價值。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根據《本草綱目》,柿子具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的功效。
柿子的季節性很強,不能一年到頭都吃。除了鮮食,柿子曬干后還可以制成柿餅。
1. 焙柿餅:將柿餅夾著適量生姜,用文火焙熟,對小兒百日咳有一定的治療保健功效。一星期吃一次就可以了。
2. 柿餅粥:用兩三個去蒂的柿餅和大米100克,煮粥。有健脾潤肺、澀腸止血作用。但有胃寒病的人忌食。
3. 蒸柿餅:用清水蒸柿餅至綿軟后食用,有潤肺、化痰的作用。對緩解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痛等癥狀有幫助。
雖然柿子美味可口,但不能多吃。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會影響身體對鐵質的吸收。空腹食用易影響膽汁分泌,因此不宜多吃和空腹食用。特別是患有膽囊炎、膽結石、或平時消化功能較弱、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群更加要適可而止。
此外,柿子性寒,因此寒涼體質或體質較弱的人群應盡量少吃。特別是有胃寒胃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食用。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熱底的人群就可以多吃。現在很多人屬于外熱里寒,如放縱自己吃寒涼的食物,很可能會引起飽脹、嘔吐、反酸、腹痛腹瀉等一系列癥狀。
李慶勇提醒,由于柿子含有較高糖分,食用后血糖會升高,因此糖尿病人要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