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Yaozhi.com/Youth第10期
12月14日是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的第一天。從目前得到的非官方消息來看,由于之前的鋪墊步驟都是成功的(組織企業反復召開座談會、材料準備、情況介紹會),所以這次參與準入調整的企業普遍都是心里有數的,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沒有什么悲哀的。讓人有些意外的是,根據坊間傳聞,12月14日上午結束準入調整的個別企業醫保支付標準僅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次的醫保支付。
按照國家醫保局提出的“442”地方醫保調整原則,即三年內分別調出40%、40%、20%的補充藥品。重慶、廣西、北京、廣東、天津、河北、湖南、安徽等省份已經開始進行調整,分階段取消補充目錄。但從冷眼觀察,相當一部分地方,尤其是房地產品種,在442出清的過程中被拋在了后面。
對此,相關企業的想法基本都是爭取“晚出不早轉”,以時間換空間,還有不少企業給地方政府官員下了死命令:如果第一批轉出,就直接下崗。第二批轉出,降薪50%。第三批轉出,不扣不罰。
一個企業負責營銷的人曾經和筆者交流。他說得簡單卻堅定:醫療政府官員致力于解決問題,這是他們發揮專長的關鍵時刻。
讓我們言歸正傳。筆者推測,正是因為當地對442清場還有些模糊的味道。因此,上層一方面要求地方抓緊442清理的節奏,另一方面利用國家新醫保目錄的調整,對原有省級補充醫保品種進行差異化:如果有價值,進入目錄降低標準;如果沒有價值,國家會先為地方“清零”品種。
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久前有傳言說開會,上層要求地方至少采購50個品種。
筆者始終堅持三個觀點:新的醫保目錄一定是目錄品種相對較多,醫保支付標準相對較低,醫保支付范圍相對較嚴。
“目前醫療體制改革的所有措施都是杜絕帶金銷售。醫保目錄調整后,賴以生存的返利營銷出路和方興未艾的“學術推廣”將被堵死,帶金銷售將走到盡頭”。而醫保局又怎能錯過醫保目錄準入調整,這樣一個凈化環境的好機會。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醫保局在調整醫保目錄的同時,不經意間主動為地方醫保局加快了醫保目錄的清理速度。一旦國家新目錄出臺,如果地方政府堅持442的常規節奏調整,真的很難看清方向,理解思路,失去精神。最大的可能是,一旦國家版目錄出臺,不排除有的地方將兩年改為一年,一年之內自行消化調整。
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調整預計持續3至4天,同時也是國家上報的四批采購清單的開始。
面對廣大患者最熱切的期待,行業最強大的壓力,藥品分流道路上最艱難的斜坡,醫療環境中最復雜的動蕩環境,3354只有為醫保局正本清源,才能永遠前行。
新浪醫藥顯示,《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共有378個獨家產品,其中西藥280個,中成藥98個。都可能是這次醫保談判的品種。
020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