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從芝加哥大學分離出來以來,ARCH Venture 30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生命科學投資。他們以近乎“有點瘋狂”的投資邏輯在醫療領域投入了數億美元,單筆投資從5萬美元到1.5億美元不等。
在過去的30年里,ARCH Venture參與了250多次投資行為,包括大家熟知的CRAIL、illumina、Kythera Biopharmaceuticals、藥明康德、Juno和伊安濟世,都是他們的投資項目。他們形容自己是一群大膽而逆向的冒險家。
那么,這群冒險家是如何在新技術中找到新機遇的,他們又是用怎樣的邏輯找到風險與機遇的平衡點的呢?
動脈網收集整理了ARCH Venture自1995年以來的261次投資行為,選取了醫療領域的174次交易,希望能一窺這家頂級風投機構的投資策略。
醫療領域占比越來越重
2000年以前,這個機構投資的項目主要以互聯網和軟件企業為代表。隨后,他們開始專注于生命科學和能源領域的投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在醫療領域的投入越來越大。
261起投資行為中,有174起發生在醫療領域。
從時間線上看,ARCH Venture在醫療領域的投資活動有兩個高峰,一個在2007年,另一個在2015年之后?;顒又笖颠B續四年上升。那么近年來醫療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投資了哪些項目?
來自crunchbase的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的投資行為中,生物制藥企業占了絕大多數。此外,在投資的91個項目中,68個是生物技術企業。在他們領導的22個醫學項目中,有18個與生物技術有關。
當然,這些項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在26個成功IPO的項目中,有22個來自生物醫藥領域。
其中,CAR-T療法研究的領軍企業JUNO Pharmaceutical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14個月,最終被新集藥業以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Receptos上市后也被新基藥業收購,收購價72億美元。此前,該公司已經收到了來自阿斯利康、基列和蒂瓦的橄欖枝。
2007年至2018年是公司投資生物醫藥企業的高峰期。其中,2011年前后投資的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大部分已經IPO,2016年之后投資的項目,大部分已經處于創業后期,成為行業龍頭企業,甚至全球知名。
成功的關鍵點是什么?
ARCH Venture不會墨守成規。他們會先評估機會和科學,再考慮如何創業。在建立公司之前,他們會了解公司需要什么,這個技術需要什么,圍繞這些來幫助公司。
這種策略很容易被學術界和創始人接受,因為最終大家的終極目標都是想辦法把項目做成最強的公司。
關注技術發展,做時代的弄潮兒
回顧麻省理工學院前10年評選的突破性技術,2001-2006年,以IT技術、通信技術、新材料為主。所以早些年,ARCH Venture投資了很多互聯網、IT、納米材料項目。
然后是生物技術如個人基因組學、合成生物學、雙效抗體、干細胞工程、單細胞分析等。逐漸占據越來越多的比重,并誕生了柔性硅和納米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技術。這兩個領域逐漸成為ARCH Venture關注的主要甚至全部領域。
在過去的十年里,生命科學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隨著測序成本的降低,CRISPR的誕生極大地推動了科研領域的探索,大量成果涌現。這些成果已經轉化為技術,而這些技術也包含著機遇。
近年來,科學的進步降低了使用基礎工具的成本,學術界開始意識到這些工具的存在,科研機構更加重視技術的產品轉化。對新技術的投資迎來了一個微妙的時刻。
關注醫療未滿足需求
當然,對這兩個領域的關注,不僅僅是技術的驅動,更是市場和社會進步的驅動。醫療需求的升級和新能源革命的興起,也賦予了這兩個領域長久的生命力。
投入的60多個生物制藥項目,大部分是針對慢性病、腫瘤、免疫性疾病的。
醫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人類的平均壽命,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人均壽命的提高并不能解決老齡化問題。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使得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慢性病和老年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這些慢性病不像重大疾病或致命病毒那樣致命。然而,這些疾病通常不能完全治愈,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長期用藥。
慢性病藥物的意義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對此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20世紀20年代,人們首次發現并提純了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的出現拯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
但是甘精胰島素有不良反應,需要定期注射。這種藥的出現,解決了糖尿病患者的燃眉之急,成為了暢銷藥。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患者想要的不止這些。
20世紀50年代,磺脲類和二甲雙胍上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口服降糖藥最主要的成分。后來吡格列酮、西格列汀等產品都上市了。
可以說,患者、市場或研究者對藥物的期望從未得到滿足??赡軟]有完美的技術或產品,但一定有更好的產品。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導致自身組織受損的疾病。常見病有銀屑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此外,許多疾病已被歸類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國歌手瑟琳娜戈瑪奇是紅斑狼瘡患者。目前醫學上沒有治愈紅斑狼瘡的方法,她只能服用激素來穩定病情。幾次復發后,小威在2017年接受了器官移植。
與慢性病類似,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難以治愈。但不同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對患者生活的影響更嚴重。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越多,醫療治療就越有限,從而導致市場需求旺盛。
腫瘤也是如此。以前,人們害怕癌癥,因為它的死亡率很高?,F在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害怕腫瘤。
腫瘤治療市場正在增長,但這種復雜的疾病通過多種疾病逃避了藥物的作用。靶向藥物和免疫抑制劑在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CAR-T療法首次實現了腫瘤的完全治愈。但每種療法都有其缺陷,研究人員從未停止尋找更好的療法。
誰知道什么樣的方法更完美?所以醫療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技術的探索還在繼續,市場的探索不會停止。
風險無法規避,但可以降低
投資總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在尖端技術領域。即使是大型藥企,也有很多藥品失敗的案例,比如禮來的降糖藥。
在項目的評估過程中,ARCH Venture會通過藥物靶點接觸疾病,并根據這些找出具體有哪些患者群體。預測目標對應的具體療法、疾病和患者群體,以降低新藥研發項目失敗的風險。
ARCH Venture總經理克里斯蒂娜布勞(Kristina Burow)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你永遠無法完全消除風險。畢竟這是在說人體生物學。但現代技術和方法可以讓我們比10年前做得更好。”在她看來,目前投資最令人興奮的是可以對患者群體進行分層,針對個體和個別疾病進行具體的針對性治療。
專業、強大的團隊
鋒利的工具能做好工作。對于一個公司來說,“器”就是一個團隊,優秀的團隊是企業發展的能量源泉。
ARCH Venture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en)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大學和普吉特灣大學。他曾擔任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所的董事和國家風險投資協會的董事。
尼爾森在ARCH Venture工作的30年間,對30多家公司進行了早期投資,其中19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以下是他的一些種子期和早期項目:
Kristina Burow是ARCH Venture的總經理,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大學。
在加入ARCH Venture之前,Burow曾在諾華的生物風險基金BioVenture工作。同時,她還是諾華基因研究基金(GNF)的早期成員,幫助GNF孵化了許多公司。
自2002年加入ARCH Venture以來,Burow一直專注于生物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在過去的10年里,她成功地創造了許多新的人才,如Vividion Therapeutics,Lycera,BlackThorn Therapeutics,Sienna Biopharmaceuticals,metacrine,Scholar Rock,Unity Biotechnology,AgBiome,AgTech Accelerator和Vir biotech。
她還參與了ARCH Venture的一系列收購項目,如Kythera(Kyth——被Allergan收購)和Ikaria(被Mallinckrodt收購)。不僅如此,布勞本人還參與了許多公司的創立,比如Receptos和Sapphire Energy。
良好的退出渠道
除了藥明康德意外,ARCH Venture投資的項目幾乎都是通過納斯達克退出的(當然藥明康德現在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退市)。不得不說,好的退出渠道也為這家投資機構提供了好的環境。
眾所周知,生物技術企業的盈利周期比大多數行業都要長,風險也相對較高。一個注重創新能力的市場,也為他們在創新技術的投入過程中提供了保障和動力,或者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