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對鮑曉做出了反應。每次去醫院看病,都開出各種收費票據,看不懂收費。他們沒問清楚,就只能掏錢買藥。當他們到家時,他們還在霧中。他們付了多少錢?醫保報銷多少錢?我不知道。今天,鮑曉會給你好好算算門診賬單上的費用是怎么來的。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文件中每一項的含義,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們的醫療費用是如何結算的。以北京醫療門診賬單為例:
這是北京三甲醫院的醫保實時報表。先看項目層面。此處將標明該診所的治療費和醫療費的報銷水平。有三個類別:
1.不自付費用:是醫療保險基金按比例全額報銷的費用。
2.自付:指個人承擔部分費用(多為10%),其余部分由醫保基金按比例報銷的費用。
3.自掏腰包: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的部分,醫保不報銷。
其次,看個人賬戶支付的部分。本年度醫療保險基金使用情況如下:
4.本次醫保范圍內金額:是本次費用中可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費用總額。
5.醫保范圍內累計金額:截止到本次費用結算,本年度醫保范圍內累計金額。
每個地方醫保報銷都有一個起付線。以北京門診為例。北京門診年起付線1800元,封頂線20000元。年度住院起付線1300元,封頂線50萬元。年度內累計醫保覆蓋范圍內的金額未達到報銷起付線1800元,超過封頂線20000元的,醫保不予報銷。
6.年度門診大額基金累計支付額:指截至本次費用結算,醫療保險在本年度內對被保險人門診已報銷的累計總額。
7.年度門診大額結余:是當期費用結算后,醫療保險在本年度內仍可為被保險人支付的金額。
即全年門診大額結余=2萬-當年大額基金累計支付金額。
然后,我們來看個人繳費金額的部分:
8.自付費用:指醫保范圍內個人按比例應承擔的金額。
比如甲類藥品可以全額報銷,按報銷比例計算的個人自付金額計入自付部分。
9.自付二:指自費藥品、檢查治療、材料等部分。包括在需要個人先負擔的醫保范圍內。
比如乙類藥品按比例納入醫保報銷,按比例報銷后需要自掏腰包的部分納入自付一,不能報銷的部分納入自付二。
10.自費:指不在醫保范圍內的檢查或藥品。
案例一:達不到醫保起付線
以上面的文檔為例。(1)治療10元,(2)清單上的醫療費用14元都是非自付項目,即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如果達到醫保起付線,按比例報銷后的部分納入自付部分;(3)其他門診收費710.16元全部為自付費用,即自費部分。
因為她這一年(4)的醫保保額累計金額為468.67元,沒有達到北京市門診醫保報銷的起付線,沒有自付費用的24元是不能報銷的。所以,這(5)項的總醫療費為734.16元自費。
案例二:什么是醫事服務費
醫事服務費相當于掛號費,這是北京的一個創新(其他地方還在用掛號費)。醫療服務費的收費標準與醫療機構的收費標準有關
從上面的文件可以看出,(1)這次就診的醫療服務級別是三級醫院,費用80元。根據門診醫事費用報銷規定,(2)本醫保范圍內報銷金額為40元,(3)個人自付金額為40元。
案例三:達到醫保起付線
再來看另一個達到醫保報銷起付線的門診賬單。(1)治療28元,(2)醫療費用174.34元,共計202.34元,均為自付,即在醫保報銷范圍內。而且她(3)今年醫保累計范圍內金額為3254.04元,已經達到醫保報銷的起付線1800元。根據北京三甲醫院職工醫保。
以上是門診收費票據的三種情況。你了解他們嗎?由于各地醫保報銷的比例和政策不一樣,賬單也會不一樣。有問題可以在文末留言,鮑曉會為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