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通過干擾可引發腫瘤形成的“癌癥干細胞”的代謝機制來治療卵巢癌的方法。
圖片來源:普渡大學圖片/Ji-Xin Cheng
“腫瘤干細胞對常規治療具有耐藥性,并負責化療后腫瘤復發和遠處轉移的發展,”普渡大學韋爾登生物醫學工程系的Ji-Xin Cheng教授說。"了解其獨特的特點和缺陷將有助于根治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通過抑制參與脂質分子“去飽和”代謝的酶的活性來靶向癌癥干細胞。
“腫瘤干細胞中的不飽和脂質對于維持功能所需的信號非常重要,”普渡大學癌癥研究中心成員程說。“研究人員已經知道腫瘤干細胞有一段時間了,但這些細胞的脂質代謝是一個非常新的課題。了解腫瘤干細胞的脂質代謝將為腫瘤的檢測和治療開辟新的途徑。”
這項工作由普渡大學、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和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該研究成果于12月29日在線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這篇論文將發表在2017年3月2日的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通過單個活細胞化學成像識別并描述了卵巢癌中的不飽和脂質,”范伯格醫學院和普渡大學博士后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李俊杰說,他與塞爾瓦托康德羅并列為文章的第一作者。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定的“途徑”直接調節脂質酶的產生,稱為脂肪酸脫氫酶。
“總的來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脂質不飽和度增加是卵巢癌干細胞的代謝指標,關注這些類型的細胞可以實現靶向治療,”西北大學Daniela Matei團隊成員、教授程說。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atei說,確定獨特的代謝特征,可以利用其致命的弱點來消除癌癥干細胞,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