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每年新發癌癥病例中,男女之間的數量差距正繼續拉近。乳腺癌、宮頸癌和大腸癌3種癌癥的發病數,占到了女性癌癥發病總數的約三分之一。大腸癌首次與乳腺癌、宮頸癌“并列”,進入女性癌癥預防重點關注項目。
乳腺癌、大腸癌高居前2位
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癌情監測統計數據,在上海市戶籍女性中,全年新發癌癥2.5萬例,這個數字較男性癌癥新發病例數只少了不到5000例。其中,乳腺癌發病4000余例,大腸癌3000余例,高居女性癌癥發病的前2位。宮頸癌發病為672例,雖排在第12位,卻在25-54歲的職業女性中列第4位常見癌癥,其73%的病例均發生在這一性行為活躍的年齡段,與其惟一的病因——人乳頭瘤狀病毒(HPV)的性傳播感染途徑有關。乳腺癌、宮頸癌和大腸癌3種癌癥的發病數,占到本市女性癌癥發病總數的32%。
大腸癌發病數上升速度最快
專家分析說,大腸癌是人群發病數上升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年均增幅超過4%,在申城發病癌譜中的位次,已從40年前的第5位升至目前的第2位。在女性中,大腸癌則與乳腺癌以相似的增速“齊頭并進”。
另外,在男女共患的“四大”癌癥中,肺、胃、肝3種癌癥的發病率男性均為女性的一倍,惟有大腸癌的發病率男性只高出女性20%。這是因為除了年齡老化的原因,導致大腸癌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如高蛋白、高脂肪、少纖維的西方化飲食以及身體活動減少等,男女之間的“暴露水平”幾乎相同。
“篩查三種癌,癌癥少三成”
“現在我們將女性乳腺癌、宮頸癌、大腸癌3種癌癥的預防相提并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三者擁有一個共同的優勢,即都是最適宜在人群中開展篩查的癌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腫瘤防治科主任鄭瑩介紹說,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推薦,對于大腸癌、乳腺癌和宮頸癌而言,可以通過大規模的人群篩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癌變,提前阻斷癌癥的發生與惡化,降低發病率與死亡率。本市在總結往年社區大腸癌與女性乳腺癌篩查項目以及多年來實施的婦女病普查項目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提出了“篩查三種癌,癌癥少三成”的防治口號,即倡導每位女性能夠堅持參與癌癥篩查,實現本市女性癌癥疾病負擔減少三成的目標。
專家提出女性癌癥復查建議
有關專家給出的女性癌癥篩查建議包括——
乳腺癌:女性20歲以上者每月一次乳腺自查,35歲以上者每年一次乳腺臨床檢查,50歲以上者每兩年一次乳腺X光鉬靶檢查;
宮頸癌:女性20歲以上或有3年以上性行為者每3年一次宮頸涂片檢查,超過65歲且定期篩查結果均正常者不必再進行宮頸癌篩查;
大腸癌:50歲以上者每年一次肛門指檢和糞便隱血試驗檢查,每5年一次全結腸鏡檢查;
有遺傳家族史等高危險特征人群,則應在專業醫生的咨詢建議下提前篩查起始年齡,或縮短檢查間隔時間。(首席記者 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