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無湯不成宴”,國人吃飯時少不了的就是湯湯水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美味滋補的靚湯,不僅能讓味蕾得到極大滿足,還有助于驅走寒氣。湯在我們中國人的飲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湯也“順便”承包了我們的養生任務,比如燉鹿尾湯,有補腎陽、益精氣等功效,可改善睡眠,緩解腰痛,抗疲勞,延緩衰老等。用鹿尾燉湯四季皆可飲用,尤以秋冬時令更佳,它是良好的全身性強壯保健品。
尊禧堂鹿尾食丸
鹿尾自古就是一道珍貴的高級食材,滿漢全席中就有“燒鹿尾”一菜,很受康熙皇帝的喜愛,鹿尾的風頭一時蓋過了魚翅和燕窩,鹿尾湯也是清朝皇室經常食用的美食。現在很多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區,對鹿的滋補有高度認知,基本在秋冬都會選擇一些鹿茸,鹿肉,鹿尾等煲湯,泡酒進補,即可抗寒,又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起到很好的滋補養生作用。
用鹿尾烹制的湯菜十分名貴,清湯鹿尾是一道鹿產品名菜,清代江蘇巡撫梁章鉅在京城和廣西品嘗到此湯后,曾賦詩:“寒夜何人還細切,春明此味最難忘。”制作清湯鹿尾,先用錐刀插進斷口處將里面的余血挖出來,將血流在碗里,加入少量水調勻,倒入雞湯中,慢火煮成血湯。將鹿尾放入沸水中燙透,撈起褪毛和去骨。再切成片。砂鍋內倒入雞湯,加上精鹽、味精、紹酒、鹿尾片,燒沸后,去取浮沫,盛入大湯盆里,淋上麻油,撒上香菜末即可。
一般家常的鹿尾燉湯,經常與烏雞、人參、水鴨、淮山靈芝等一同燉煮,由于鹿尾巴腥味很重,處理比較費時。需要將鹿尾巴用開水稍泡取出,然后洗凈污穢、煺毛,放入沸水略煮后撈出。鍋加油燒熱,放入蔥、姜煸香后,將鹿尾巴下鍋一起翻炒,倒入料酒,然后加水煮10分鐘撈出,再加藥材燉煮,燉煮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
尊禧堂鹿尾食丸
鹿尾燉湯雖然美味又營養,但考慮到制作過程的繁瑣程度,而且加入的各種藥食同源材料也不能做到精確配比,不少人會選擇吃尊禧堂鹿尾食丸來補身,鹿尾食丸濃縮了鹿尾、牡蠣、覆盆子、山楂、茯苓、山藥的營養成分,每顆食丸6克的含量,每天吃一顆就行,不用糾結進補的用量問題,而且便于存放。